近年来,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城市河道中的水体被大量的污染物如碳、氮、磷等污染,形成黑臭水体。河道环境治理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需要对黑臭水体进行评价并制定合理的治理政策和对策,才能使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问题得到解决。
1城市河道水环境黑臭的主要原因
1.1水体有机污染
河流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城市发展排放的污水会流入河道中,其中的生活污水夹杂着大量的碳、氨等有机物质。水作为厌氧微生物的生存载体,将会繁殖大量的厌氧微生物。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在河道中不断积累,是造成城市河道黑臭水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底泥与地质再悬浮
城市河道中包含大量的污染物,可分为悬浮物与固体颗粒,这些物质无法与水相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生成底泥,从而出现底泥污染现象。底泥作为污染物大量繁殖的主要载体,主要包含放线菌与蓝藻,经过厌氧反应之后生成污染物质,造成水体的黑臭现象。河道水体的底泥中包含大量的硫化铁与硫化亚锰,这些物质会在水中出现氧化反应,生成有色物质铁与锰,造成水体发黑。
1.3水体热污染
城市河道黑臭水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温增高,水体的温度与水中生物和微生物存在较大联系。随着热电厂、大型工业生产厂的数量逐渐增加,它们将大量没有经过处理的冷却水排放到河道中。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河道水体的黑臭问题在水体为25℃时最严重。在该温度条件下,水体中的放线菌获得较高的繁殖能力,通过繁殖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进而造成水体恶臭产生。
1.4水动力不足
对于断头浜、束水段,流速缓慢或几乎不流动,流向、流态呈随机变化,水体之间交换紊乱,严重影响水体循环,减小水网的水环境容量,使得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体复氧能力衰退,引发水质恶化。
1.5其他因素
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会在河道水体中悬浮,也是造成水体黑色的主要原因; 部分河涌两侧堤岸均为浆砌石直立挡墙,降低水体与土壤和植物的交互作用,同时降低了水体的自我净化功能,这也是水体恶化的原因之一;现状管网缺乏定期清淤,导致管道中沉积大量淤泥,而这些淤泥在暴雨时,随雨水一起排入河涌,造成河涌水体污染;城市中部分河道还承担着航运功能,在河道中航行的船舶会使大量的垃圾、生活污水排放到河道中。另外,船舶在运行过程中,会搅动水体底部的大量沉积物,使底泥中的颗粒呈现悬浮状态。
2黑臭水体整治的技术探析
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快推进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在黑臭水体整治中,点源、面源及内源污染是重中之重,是其他整治的基础,需对外源进行拦截,并对内源污染进行控制,再配合其他整治手段进行系统性治理,达到消黑消臭的目的,不断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及生态功能,逐步实现水体的长制久清。
2.1外源拦截
大量外来污染源进入水中是水质变黑臭的根本原因,所以对外来污染物进行拦截是整治河道的前提基础。污染源可以依据其进入的方式划分为点源与面源。生活中的污水、工业废水、餐饮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水等都属于点源;初期雨水、农田径流、鱼塘换水等都属于面源。点源污染在选取预处理方式往往是将污染物的类型作为标准,预处理达到标准以后将水排进水体或者排进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进行处理之后再排入河道,面源污染现阶段一般结合海海绵城市的构建,利用雨水花园、透水砖替代硬化路面铺装等方法来对径流污染进行减弱,农田径流及鱼塘换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管控措施解决污染河涌问题。
拦截外部污染源的关键就是建立优质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建立健全的排污管网,保证截流后的污水通道通畅及末端处理高效。
2.2内部污染控制
控制外部污染源之后,还要做到清理水体中的污染物,这个阶段的控制主要涵盖底泥处理、漂浮物、悬浮物等垃圾清除。当污染物进入水中,不断在水中积累,其中很多污染物就会堆积在水的污泥当中,所以整治黑水臭水的关键手段就是对底泥清淤,现阶段一般利用清淤疏浚的手段主要包含:绞吸挖泥船清淤、挖掘式干法清淤、真空泵冲吸式清淤以及机器人清淤等,需结合河涌水文特性、断面尺寸及周边情况针对性选取相适应的清淤方式。清淤后的底泥配套相应的清淤方式可采用泥驳船、输泥管及污泥罐车等输送方式,将淤泥运送至底泥处理厂或者其他处置单位进行处理和处置。除了淤泥清除及处理处置等工程措施外,还需要对管理进行强化,发挥河长制优势,对河面上漂浮的垃圾进行定期清理,确保河面的清洁,同时加强河涌运维管控,通过水务信息化建设为内源污染控制保驾护航。
2.3净化水体
净化水质的原理是对水体中含有的溶解性污染物进行去除,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进行降低,来对溶解氧的浓度进行增加、对水体的透明度进行提升,改善水体的质量。水质净化依照不同的修复方法可以划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以及生物生态净化等等。
利用物理净化是为了利用曝气对溶解氧的浓度进行增加从而提升水体修复的效率,针对需曝气河道水质改善的要求、河道条件、河段功能要求及污染源特征的不同,采用的曝气充氧方式也不同,主要曝气方式包括:鼓风机-微孔曝气、叶轮吸气推进式曝气机、水下射流曝气设备、移动式曝气平台及喷泉式景观曝气机等,通过曝气能够提升水体中DO的含量,推动水体自净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修复水体生态系统。采用化学净化是为了利用投加化学试剂来对沉淀的污染物进行絮凝、氧化水体污染物以及沉淀来使净化的目的实现,现阶段用的最多的化学试剂包括:铁盐、铝盐等用在絮凝的絮凝剂、双氧水等用在氧化的氧化剂和生石灰等用在沉淀的沉淀剂。生物生态净化可通过生态浮床、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生物膜技术、微生物菌剂投加等技术加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生态功能。在实际工程的技术选用中需根据河道具体情况及政治目标选用单一或者组合的水体净化技术。
2.4活水循环
活水循环的原理是向污水水中引进干净的水资源,稀释与扩散水质当中的污染物来使水质得到改善。地表水、循环利用的再生水是目前最常用的清洁水。引水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河涌景观水位,通过水体流动,改善流域内水环境。通过考虑利用泵站、水闸等水利工程,科学地调水补水,对流域内河涌水体进行补充,并使工程区域内的河网水系河涌形成单向流,使全流域的水体能流动起来,水体循环作用增强,进而提升流域内河涌水体的流量及流速,降低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减少淤积,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将进一步改善流域内河涌水体水质。
3结论
我国历经多年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探索及实践,形成了外源截流、内源控制、水体改良以及活水循环治理思路,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整治技术措施。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是系统性工程,均具有十分复杂的情况,单纯的使用一个方法对河道进行整治是很难达到目的,黑臭水体整治应从全流域统筹、系统化治理角度出发,按照“统一规划、全面控制、综合治理、协同修复”治理思路,根据河流特点、存在问题及改善水环境的治理目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一河一策”综合治理方案,协同解决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问题,实现水体的长制久清。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内容了
下一篇:智慧型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解析